广东出台意见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农业保险

2020-12-14

  近日,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广东省财政厅联合省农业农村厅等四部门印发《关于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


u=4109335339,3286991510&fm=26&gp=0.jpg


  农业保险是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改进农村社会治理、保障农民收益具有重要作用。广东省地处南部沿海地区,既有发展农业生产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同时也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农业防灾抗灾救灾形势。适时出台《实施意见》十分必要。


  《实施意见》明确要优化财政补贴政策、提高农业保险服务能力、优化农业保险运行机制、加强农业保险基础建设,努力实现到2022年,将广东省农业保险深度(保费/第一产业增加值)由目前的0.43%提高到1.2%以上,农业保险密度(保费/农业从业人口)由140元/人提高到500元/人;到2030年,农业保险深度、密度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切实发挥农业保险在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改进农村社会治理、保障农民收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1 优化财政补贴政策


  发挥财政补贴资金的导向作用,确保补贴资金充足且及时拨付到位,充分调动各地积极性。2019年,省财政安排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5.4亿元,2020-2022年省财政安排的保费补贴资金将大幅增加。按照《实施意见》明确的目标任务,经初步匡算,到2022年广东省农业保险规模为63.36亿元,其中,省财政2020-2022年每年用于农业保险的奖补资金将在目前规模上分别增加约1.1倍、2.1倍和3.7倍。


  2 提高农业保险服务能力


  结合广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现代农业发展需求,重点围绕“扩面、增品、提标”下功夫。在扩面方面,将森林保险、水产养殖保险试点推广到全省实施,将在省内种植的所有水果品种纳入农业保险范围。在增品方面,新增开办蔬菜、花卉苗木、茶叶、肉鸭、蛋鸡保险,逐步实现对省内主要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全覆盖。同时,实施地方特色险种备案制,省级财政对各地开办地方特色农业保险给予保费奖补,并积极向中央财政申请将广东省产粮大县水稻玉米完全成本保险、收入保险列入国家试点范围,争取中央财政对地方特色险种给予保费补贴,支持开展价格保险、收入保险以及相互制保险、区域产量、价格、收入、气象指数保险和“保险+期货”等试点探索。


  在提标方面,稳步提高水稻、马铃薯、玉米、花生、甘蔗、森林、岭南水果、仔猪、育肥猪、能繁母猪、家禽等对稳定农产品市场供给、保障农民生产生活有重大影响的农产品保障水平,逐步实现种养生产成本全覆盖。


  3 优化农业保险运行机制


  明晰政府与市场边界,地方各级政府不参与农业保险的具体经营,在充分尊重保险机构产品开发、精算定价、承保理赔等经营自主权的基础上,通过保费补贴、创新奖励、大灾赔付、提供信息数据等政策支持,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构建财政支持、多方参与、风险共担、多层分散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大灾分散机制,落实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准备金制度,增强保险机构应对农业大灾风险能力。此外,建立完善承保机构遴选机制、基层协保服务体系、农业保险条款费率动态调整机制等,促进农业保险可持续经营。


  4 加强农业保险基础建设


  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切实维护投保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利益,充分保障其知情权。保险机构要做到惠农政策、承保情况、理赔结果、服务标准、监管要求“五公开”;做到定损到户、理赔到户,不惜赔、不拖赔,注重理赔时效,切实提高承保理赔服务能力水平。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评价制度,按年度以市为单位,考察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机构的承保覆盖率、承保理赔服务满意度、防灾减损效果、依法合规经营等情况,对承保机构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作为农业保险经办机构遴选的重要依据。强化风险防范和监督管理,提高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结算等有关农业保险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将农业保险纳入农业灾害事故防范救助体系,发挥农业保险防灾减损的市场功能、专业作用。


  来源:信息时报


最新资讯

格点数据打造指数保险新标杆:烟台推出苹果品质指数保险
近日,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地方财政部门在山东烟台推出“地方财政补贴型苹果品质指数保险”,旨在帮助苹果种植户有效应对天气因素带来的苹果品质风险。这一创新型保险方案由天韧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格点气象数据设计。应对气候风险,提升产业韧性作为中国苹果主产区,烟台苹果种植面积超过200万亩,产业链条长、影响面广。然而,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影响,极端天气频发,倒春寒、干旱、秋涝、高温及大风等灾害显著增加,不仅导致产量下降,还严重影响苹果的品质和市场价格,给果农和产业链带来巨大不确定性。在
中国天气衍生品市场未来可期 ——天韧科技CEO接受彭博社采访
中国天气衍生品市场未来可期——天韧科技CEO接受彭博社采访入夏以来,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再次引发各界对气候风险的高度关注。近日,天韧科技CEO隆远勇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天气衍生品将成为企业和个人管理天气风险的重要工具,而中国市场刚刚起步,未来空间巨大。随着气候变化不断加剧,极端天气对农业、能源、交通等行业造成的经济影响日益显著。中国正积极探索建立天气衍生品市场,帮助企业及投资者对冲天气波动带来的财务风险。2024年12月,中国气象局联合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及金融监管机构发布政策文件,明确提
国内温度指数日益成熟 产业呼吁天气衍生品应用加速推进
今年夏季,我国南方遭遇大范围持续性极端高温天气。7月至8月,多地创下高温纪录。期货日报记者从中国气象局举行的2024年9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8月全国平均气温22.6℃,较常年同期偏高1.5℃,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江淮、江汉大部、江南大部及重庆、四川东部等地高温日数超过15天,226个国家级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极端阈值标准,浙江义乌(42.8℃)等18站突破历史极值。高温天气来袭,多地刷新纪录根据实测气象数据编制的“中央气象台—大商所温度指数”显示,相比历史波动范围,近期相关地区基准城市的日
广东省夏季气温与电力现货市场的关系
  广东省电力市场化改革走在全国的前沿。2018年,广东省启动电力现货市场试点,成为全国首个开展现货市场试点的省份;2019年,广东省推动大用户直接参与市场交易,小用户通过售电公司间接参与市场;2020年,广东省电力市场交易规模进一步扩大,市场交易电量占全省总用电量的比例显著提升;2022年,广东省进一步完善电力市场交易规则和机制,优化现货市场和中长期市场的衔接,规则和机制的完善提高了市场运行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增强了市场主体的参与积极性,促进了市场的健康发展,图一和图二分别显示了201
当极端天气影响电力市场,天气衍生品来了
2024年6月3日,中国气象局发布今年第一份《迎峰度夏能源保供气象服务周报》,正式启动2024年迎峰度夏能源保供气象服务,服务将持续到9月初。当前,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频发,能源供应安全深受影响。极端天气往往引发电力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导致市场主体面临的经济风险也有所增加。比如,2022年迎峰度夏期间,持续高温导致多地电力市场现货价格居高不下。现货价格直接反映天气影响,同时又对中长期交易决策造成冲击,市场各方犹如海上的船只被一波又一波的海浪推动。市场主体开始探索新的避险工具,以应对气候变化这头“灰犀牛”。20
天韧科技收到大连商品交易所感谢信
2023年,天韧科技与多家期货公司、保险公司、售电公司、农业企业合作,在天气衍生品应用方面开拓创新,捷报频传,多次开创行业先例,得到了大连商品交易所的褒奖与肯定。大连商品交易所得感谢信广东省“寒潮指数天气衍生品”及湖北省“农业保险+天气衍生品”项目启动会广东省“水产养殖温度指数保险+天气衍生品”发布会2024年,我们将继续利用天韧科技的经验和技术,携手合作伙伴,在利用天气大数据服务实体经济方面,迈上新的台阶。

沪ICP备19018898号 Copyright © 2020, Created by Tensore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