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显示,今年生长季我国植被长势偏好!植被指数达近20年最高!

2021-12-06

  据国家气候中心消息,2021年植物生长季(5月至9月)我国植被长势总体偏好,全国年平均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该指数广泛用于定性和定量反映植被覆盖度及其生长活力)为0.469,较2000年至2020年同期平均值(0.440)偏高6.6%,创2000年以来历史新高。


111.png

  图1:5月-9月中国平均植被指数历年变化(2000-2021年)


  卫星遥感监测数据显示,与近21年同期平均值相比,2021年生长季我国大部地区植被指数偏高,东北西部及内蒙古东部、甘肃东南部、山西、陕西中部等地明显偏高,植被长势偏好。其中,内蒙古、吉林、云南、陕西、北京等省(区、市)植被指数均为2000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


  据了解,降水和气温是影响植被生长的重要气候因子。今年5月至9月,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降水偏多、气温偏高,尤其是东北西部、内蒙古东部以及黄河中游南部的气候条件导致植被生长明显偏好。但华北南部、黄淮西部等地极端强降水造成的暴雨洪涝灾害对当地的植被生长产生了明显的不利影响。


  作为植被长势偏好的地区之一,今年5月至9月,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大部分地区降水持续偏多,且无干旱发生。平均降水量为491毫米,较常年偏多140毫米,较去年偏多55.6毫米;平均气温为15.8℃,较常年偏低0.3℃,较去年偏低0.6℃。利用MODIS(MOD13Q1)遥感植被长势监测到7月上、中旬的平均植被长势为0.589,是近20年以来仅次于2014年(0.606)第二高的年份。遥感植被长势NDVI显示,由于水热条件匹配较好,气候条件适宜,农区、林区以及牧区植被总体长势情况较好,并明显好于去年同期。其中,牧草生长是近7年长势中最好的一年。


222.jpeg

  图2:2021年5月-9月中国植被指数距平分布


  7月中下旬,河南省出现持续性降水天气过程,由于累计雨量大、持续时间长、短时降雨强,多地农作物不同程度受淹。基于FY3D MERSI卫星资料对河南省8月归一化植被指数监测显示,全省平均植被指数为0.76,而郑州市、鹤壁市、平顶山市较其他地市偏低。与2020年同期相比,平均植被指数略低于去年同期(0.78),全省70.1%区域的植被指数呈减少趋势。


  干旱天气不利于植被水分吸收和光合作用,是部分地区植被长势偏差的重要原因。今年以来,江西省南部持续处于干旱状态。9月,江西省平均气温为28.2℃,创1961年以来同期新高;平均降水量33.5毫米,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6低位,至9月30日江西中旱以上地区的覆盖面积占全省面积的67.8%,部分地区出现重度及以上气象干旱,整体气象条件不利于植被生长。


  卫星遥感监测数据显示,今年9月江西省NDVI平均值为72.8,与2020年同期(73.9)相比略有下降,其中除九江市外,其余10个地市均较去年同期下降。全省植被覆盖度低于去年同期(77.4%),55.6%以上区域的植被覆盖度呈减少趋势。


  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作者:中国气象报实习记者王婉 (徐玉强 周爱春 陈兴娟对本文有贡献)

  图片来源:国家气候中心


最新资讯

第七号台风“木兰”来袭!台风保险助力恢复生产
今年第7号台风“木兰”来袭。面对台风可能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巨大损失,农业保险对农户而言是一种有效的保护。对于尚没有相应农业保险产品的种植或养殖种类,台风指数保险提供了一种快捷、有效的解决方案。
高温持续肆虐,保险如何应对?
当前,持续的高温正席卷我国。中央气象台连续10多天发布高温预警,四川、上海、浙江、江苏、河南、河北等多地最高气温超过40℃。6月以来,高温事件已持续30天,覆盖我国国土面积超过500万平方公里,影响人口超过9亿人。全国各地多个气象局突破历史最高温。不仅仅是我国,整个北半球都遭受极端高温、热浪的席卷。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8月全球大部分陆地气温偏高。农业生产是一种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生产活动,气候变化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挑战。当前,全国多地频现高温天气,给农业生产带来多方面的不利影响。01高温天
为农险插上科技的翅膀——天韧科技助力农险创新
今年上半年可谓捷报频传。我们为客户开发的一系列创新农险产品相继落地,并受到媒体关注:全国首单林业碳汇遥感指数保险落地韶关。4月28日,国寿财险广东省分公司在韶关市落地全国业内首份林业碳汇遥感指数保险产品。该保险产品首次引入遥感数据,对森林进行实时监控,为韶关市某林场提供24万元碳汇损失风险保障,覆盖林木面积近4000亩。韶关市林业碳汇指数保险的落地,系广东省对提升森林质量,增强森林固碳能力和生态安全保障的重要举措之一。中国人寿财险以此为契机,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愿景贡献金融力量。全国首批渔业碳汇指数
干货分享|2022年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措施汇编
为便于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了解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发挥政策引导作用,现将2022年国家重点强农富农惠农政策汇编。
中国海洋碳汇保险,未来可期
一、海洋碳汇保险产品开发背景海洋碳汇又称蓝碳,主要指“植被覆盖的沿海生态系统”,红树林、珊瑚礁和海草床是三大典型海洋自然生态系统。这些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动物以及底部沉积物都储存了大量的碳。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海洋中的碳储量约为3.8×105亿吨,比大气多50倍,地球上约93%的二氧化碳储存在海洋中;相关分析显示,2008年以来,我国海水养殖业碳汇总量始终保持在105万吨以上。“十三五”以来,蓝碳在中国的能见度也逐步提升,包括2016年启动的“南红北柳”湿地修复工程,2020年颁布的为期五年的《红树林保
又一款超实用微信天气小程序——小天预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目前,三夏生产工作已从南到北展开,对于粮食丰产、农民增收意义非凡。三夏时节正处于汛期和强对流天气高发时期,各种天气过程十分频繁。农民伯伯最害怕的是四种天气:持续高温、突发性暴雨、连阴雨和干旱。2019年6月,甘肃省庆阳市出现中到大雨天气过程,局地有暴雨。降雨期间,多地伴随5-6级强风天气,风雨交加。致使即将成熟收获的冬小麦倒伏、麦穗发霉变黑,损失惨重。若能精准预报预警,农民伯伯可提前做好防灾减损准备。  “小天预警”小程序来助力! 在夏季从事农活前

沪ICP备19018898号 Copyright © 2020, Created by Tensore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