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7全球农作物保险市场展望摘要

2020-10-29

  来源:农险论坛

  2019年全球农作物保险市场规模为340.5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530.2亿美元,从2020年到2027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1%。在COVID-19期间,由于疫情的持续扩散,印度、巴西等主要作物生产国的供应链中断,作物收入锐减,这为作物收入保险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农作物保险是针对农产品价格下跌和自然灾害(如干旱,冰雹,疾病与野生动植物,洪水,火灾和害虫)造成的农作物损失的保护,被保险人涉及农民,牧场主,其他农业生产者等多种农业生产主体。农作物保险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制性的保险规范。一些国家只对投保了农作物保险的农业生产者提供贷款服务,农业保险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科技手段可以预测天气,检测患病农作物的发病情况,存储与农作物有关的数据以及用于收获农作物的土地的微观信息。因此,诸如卫星,无人机,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应用程序和其他基于Web的平台技术推动了全球市场对农作物保险的需求。


  (三)政府的保险意识不断增强。一些政府越来越重视对农民的保护,使其免受收入、价格和单产波动的影响,从而推动了作物保险市场的增长。但是,农业生产者欠缺的保险意识和较高的保险费率限制了农作物保险的需求,也阻碍了市场的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一些发展中国家通过加强亚太地区现有的农作物保险政策,为保险公司提供扩展业务的重要机会。作物保险公司通过运用科学技术并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向客户提供增值服务。与此同时,卫星,遥感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农业保险领域的应用可以帮助保险公司实时掌握农民的基本种养信息、承保位置、保费缴纳和灾后赔付等情况。因此,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有望为未来扩展农业保险市场提供良机。


a.jpg

  2019年,多重灾害作物保险(MPCI)占据了所有农作物保险险种的半壁江山,预计在未来将保持其主导地位。这归因于对农作物保险多样化和个性化保障需求的增加,保险公司合作程度的提升以及多重灾害作物保险(MPCI)产品开发能力的提高。例如,印度一家具有巨灾风险管理公司AIR Worldwide(AIR)推出了多重灾害作物保险(MPCI)模型,该模型可以对作物生长季节中因产量损失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进行概率评估。


  本次报告侧重于分析农作物保险市场的发展前景,制约因素和未来趋势。该研究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供应商议价能力,竞争程度,新进入者威胁,替代品威胁以及买方议价能力对农作物保险发展的影响。


b.jpg


  全球农业保险市场回顾


  全球农作物保险市场分为保险险种,分销渠道和经营区域。保险险种分为多重灾害作物保险(MPCI)和作物雹灾保险;分销渠道为银行、保险公司、经纪人或代理商等。从经营区域来看,农业保险市场遍及北美、欧洲、亚太地区和拉美地区。


c.png


  报告分析了印度农业保险有限公司(AIC)、美国金融集团有限公司、Chubb、Fairfax金融控股有限公司、ICICI Lombard综合保险有限公司、人保财险、QBE保险集团有限公司、Sompo 国际控股有限公司、Tokio Marine HCC和苏黎世等农业保险市场主要参与者的概况。这些参与者分别采取了各种策略来增加其市场渗透率并强化其在该行业中的立足优势。


  COVID-19的影响情况分析


  由于新冠病毒在全球范围的蔓延以及前所未有的交通限制,农作物销售供应链中断,对农作物保险市场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新冠疫情期间,市场上收割和供应农作物的劳动力减少,降低了农作物保险的需求,间接地阻碍了农作物保险市场的发展。但是,疫情过后,相信在未来几年内农作物保险市场又将会恢复繁荣。


d.png

  未来影响农业保险发展的因素


  (一)信息技术等科技手段的应用


  卫星、无人机、物联网、人工智能、APP和其他基于互联网平台技术的引入推动了农作物保险市场的增长。主要原因是:这些技术可以检测作物生长患病状况,预测天气情况,存储作物数据以及有关承保土地面积和状况的微观信息。这些科技的运用有助于减少一些不确定风险,提高市场上农作物保险的有效性。因此,信息技术等科技手段的应用推动了农作物保险市场规模的增长。


  (二)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


  政府为保障农民免受收入,价格和收益波动的影响,增加对作物保险的补贴将推动作物保险市场的增长。补贴资金的增加有助于被保险人在市场上选择更多不同保障水平的保险产品。美国联邦政府每年都要花费200多亿美元用于农业保险的补贴。此外,在全国210万个农场中,将近39%的农场都会获得补贴,补贴多集中在大规模的玉米,大豆,小麦,棉花和水稻生产者方面。


  (三)农作物保险产品线


  预期现有产品线的扩展将为作物保险市场的发展提供潜在机会。作物保险公司通过运用科学技术,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开发创新型产品和服务,向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等方式,对全球市场的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技术在农业保险领域的应用可以帮助保险公司实时掌握农民的基本种养信息、承保位置、保费缴纳和灾后赔付等情况。此外,为了顺畅理赔流程,保险公司可以通过运用人工智能,卫星和遥感数据等技术来扩展现有的业务范围。因此,现有产品线的扩展以及合作伙伴关系的增加有望在未来几年为作物保险公司提供大量的业务拓展机会。


最新资讯

格点数据打造指数保险新标杆:烟台推出苹果品质指数保险
近日,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地方财政部门在山东烟台推出“地方财政补贴型苹果品质指数保险”,旨在帮助苹果种植户有效应对天气因素带来的苹果品质风险。这一创新型保险方案由天韧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格点气象数据设计。应对气候风险,提升产业韧性作为中国苹果主产区,烟台苹果种植面积超过200万亩,产业链条长、影响面广。然而,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影响,极端天气频发,倒春寒、干旱、秋涝、高温及大风等灾害显著增加,不仅导致产量下降,还严重影响苹果的品质和市场价格,给果农和产业链带来巨大不确定性。在
中国天气衍生品市场未来可期 ——天韧科技CEO接受彭博社采访
中国天气衍生品市场未来可期——天韧科技CEO接受彭博社采访入夏以来,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再次引发各界对气候风险的高度关注。近日,天韧科技CEO隆远勇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天气衍生品将成为企业和个人管理天气风险的重要工具,而中国市场刚刚起步,未来空间巨大。随着气候变化不断加剧,极端天气对农业、能源、交通等行业造成的经济影响日益显著。中国正积极探索建立天气衍生品市场,帮助企业及投资者对冲天气波动带来的财务风险。2024年12月,中国气象局联合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及金融监管机构发布政策文件,明确提
国内温度指数日益成熟 产业呼吁天气衍生品应用加速推进
今年夏季,我国南方遭遇大范围持续性极端高温天气。7月至8月,多地创下高温纪录。期货日报记者从中国气象局举行的2024年9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8月全国平均气温22.6℃,较常年同期偏高1.5℃,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江淮、江汉大部、江南大部及重庆、四川东部等地高温日数超过15天,226个国家级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极端阈值标准,浙江义乌(42.8℃)等18站突破历史极值。高温天气来袭,多地刷新纪录根据实测气象数据编制的“中央气象台—大商所温度指数”显示,相比历史波动范围,近期相关地区基准城市的日
广东省夏季气温与电力现货市场的关系
  广东省电力市场化改革走在全国的前沿。2018年,广东省启动电力现货市场试点,成为全国首个开展现货市场试点的省份;2019年,广东省推动大用户直接参与市场交易,小用户通过售电公司间接参与市场;2020年,广东省电力市场交易规模进一步扩大,市场交易电量占全省总用电量的比例显著提升;2022年,广东省进一步完善电力市场交易规则和机制,优化现货市场和中长期市场的衔接,规则和机制的完善提高了市场运行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增强了市场主体的参与积极性,促进了市场的健康发展,图一和图二分别显示了201
当极端天气影响电力市场,天气衍生品来了
2024年6月3日,中国气象局发布今年第一份《迎峰度夏能源保供气象服务周报》,正式启动2024年迎峰度夏能源保供气象服务,服务将持续到9月初。当前,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频发,能源供应安全深受影响。极端天气往往引发电力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导致市场主体面临的经济风险也有所增加。比如,2022年迎峰度夏期间,持续高温导致多地电力市场现货价格居高不下。现货价格直接反映天气影响,同时又对中长期交易决策造成冲击,市场各方犹如海上的船只被一波又一波的海浪推动。市场主体开始探索新的避险工具,以应对气候变化这头“灰犀牛”。20
天韧科技收到大连商品交易所感谢信
2023年,天韧科技与多家期货公司、保险公司、售电公司、农业企业合作,在天气衍生品应用方面开拓创新,捷报频传,多次开创行业先例,得到了大连商品交易所的褒奖与肯定。大连商品交易所得感谢信广东省“寒潮指数天气衍生品”及湖北省“农业保险+天气衍生品”项目启动会广东省“水产养殖温度指数保险+天气衍生品”发布会2024年,我们将继续利用天韧科技的经验和技术,携手合作伙伴,在利用天气大数据服务实体经济方面,迈上新的台阶。

沪ICP备19018898号 Copyright © 2020, Created by Tensore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